行天宮通訊 333期

兩位 教授 共同 創造 了﹁周 哈里 窗﹂︵ ︶,方框隔出四個象限︵如圖︶, 以整扇窗象徵 自己。A、B、C、D以厚厚的板子隔絕,無法透視,所 以﹁他人﹂會看見A、D,而﹁自己﹂只能看見C、D兩 面;D是大家都能看見的層面,至於B,沒有人知道那裡 有些什麼。 A是﹁盲目我﹂,指自己被蒙蔽,但別人都知道的部 分,比如有人看出我很懶散,但我不以為然;C是﹁隱藏 我﹂,是自己不為人知的一面,如不敢獨自看恐怖片,但 對外掩飾了這個事實;D是﹁開放我﹂,是自己和他人都 瞭解的部分,例如認為自己很愛開玩笑,而朋友也都這麼 說;B則是﹁未知我﹂,這是有待開發,無人知曉,非常 值得去探索、開發的領域。 我們有時埋怨親密的人、在意的人不瞭解自己,但從 ﹁周哈里窗﹂不難發現,別人不可能全然瞭解 我﹂,就 連﹁我﹂看待自己也會出現盲點。所以自身能做的努力, 就是把 開放我﹂的面積擴大, 主動介紹自己,也問問﹁別 人眼中的我﹂,藉此促進自我理解,也能更充分表現出真 實的自我,身心平衡,會活得更健康、快樂。 為什麼要瞭解自己 瞭解自己,比瞭解他人更加困難。如果有人問:﹁你 的價值觀是什麼?﹂能迅速、堅定回答的人大概不多,因 為人多半不習慣自我探索,而 且真正的想法可能並不討 喜,比如人都希望自己慷慨 善良,但真實自我也許很小 氣、驕縱;再者,往心靈深處挖掘,同時也會被強迫面對 ﹁不想接受的事實﹂,例如 有個人常抱怨自己﹁運氣很 差﹂,事實是﹁不夠努力﹂,其挫敗跟運氣毫無關係,但 潛意識為了不承認﹁錯在己身 此人就會放棄尋找真正 的自我。 既然探求自我如此困難, 又何必要苦苦探究呢?的 確,就算不瞭解自我 也能照常生活, 但心中若有一絲﹁被 理解﹂的渴望,那就證明需要一個知音,而且目前﹁還沒 找到﹂,才會產生匱乏感,要是連自己都不願理解自己, 怎能強求別人以正確的方式相待呢?另外,想要更充實的 生活、和諧的人際關係,或是更適合的工作,至少也要知 道自己的優勢、興趣、目標所在,才知道應如何努力。 Johari Window │專 題 企 畫│ 37 2023 年 8 月號

RkJQdWJsaXNoZXIy NDU0OQ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