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天宮通訊 333期

13 2023 年 8 月號 │聖 心 鐫 詠│ Belief 後殿 拜亭 丹墀 前殿 右山門 左山門 位址:右山門門框 年代:中華民國第一乙巳孟夏(民國五十四年) 材質/工法:斬石 尺寸:縱 220 公分,橫 27 公分 題署:桐城余偉敬撰并書 印 印 基 本 資 料 ‧ ‧ ‧ 余偉(1910 ~ 2011) 號退村,安徽桐城人。幼年時向同鄉名士陳龍 光習畫,並臨摹各家書法,嗜好丹青,能詩詞、 工漢隸、善山水。1962 年與黃君璧、葉公超、 高逸鴻、傅狷夫等人創立「壬寅畫會」,影響 臺灣戰後水墨畫發展甚鉅。畫作在歐、美、日、 韓及國內展出百餘次。曾任中國美術協會理事 長、文化大學教授等職。 楹 聯 撰 書 者 介 紹 ˋ 玉皇殿 左護龍 右護龍 鼓樓 鐘樓 【註釋】 一 行陣:行兵布陣。《新語 道基》:「師旅行陣,德仁為固,仗義而彊。 」 精嚴:精練端嚴,此指 關聖帝君率領軍隊、指揮作戰的法度嚴謹確實。晉代虞喜《志林》:「 昔魏人伐蜀, 蜀人禦之,精嚴垂發。」 二 赤忱:也作﹁赤誠﹂,極為真誠實在的心意。 三 天心:天帝之心。行天宮寶經︽呂帝心經︾:﹁ 天心即在人心見。﹂ 默相:暗中幫助。清代杜臻〈黔南會燈錄序〉:「 或從上諸老,其光明會當出世,故於常寂光中,默相天龍 (禪 師)以成盛舉。」 相:音ㄒㄧㄤ,幫助、輔佐。《易經 泰卦 象傳》:「天地交泰,后以財成天地之道,輔相天地之宜,以 左右民。」 四 炳:炳兼有秉持、彰顯二義,此處指 關聖帝君秉持春秋大義,而能煥發美好的德行。清代儲大文︿光祿大夫 兵部尚書范公神道碑﹀:﹁ 福建總督范忠貞公抵虐刃、羈隘室,感慨殉義,光日月而炳春秋,世濟其美,襲休 衍慶。﹂

RkJQdWJsaXNoZXIy NDU0OQ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