圓滿樂活」為核心理念,讓 年長者和青少年、少年世代 可以共同參與活動,譬如長 輩教孩子包水餃,而孩子則 教阿公、阿嬤怎麼使用三C 產品,或是祖孫一起種蔬果 ……透過跨世代的互動,讓 彼此融合、學習,相信這是 社會未來發展的新趨勢。 然而,究竟什麼是「代間學習」呢? 跨越世代的隔閡 ︽禮記 禮運︾曾提到:「使老有所終,壯有所用, 幼有所長。」孔夫子也曾說過自己的志向是「 老者安之, 朋友信之,少者懷之 」︵︽論語 公冶長︾︶。可知在 古人的理想中 讓每個 都能安然自適,得到應有的 照顧與關懷,並且可以發揮 所長,這就是一個圓滿的社 會了。 不過,隨著時代的演變, 現在的人口結構、平均餘 命均不同於已往,因此如何 讓不同的世代在滿足食衣住 行之基本需求外,還可以達 成育樂階段 身平與心安, 自然就是亟需重視的課題。 於是,對長者來說,除了基本的「老有所養」、「老 有所終」之外,還希望能「 老有所依」,即推動高齡者 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;「老 有所用」,即鼓勵高齡者可 以貢獻所學,從事志工服務 ;「老有所鍾」,即促進高 齡者勇於嘗試,體會不同已 往的生命新經驗;「老有所 承」,即促成高齡者與年輕 世代共同學習,開創新的生 涯發展。 至於對年輕世代來說,和 長者一起學習新知,或相 互交流生命經驗,不僅能讓 長者重拾生活目標,而年輕 世代透過接觸、瞭解、吸收 長者的生命智慧,可以更快 充實本身的學養和技能,這 是除了陪伴、照顧之外,更 積極的生命意義。 由此可知,「代間學習」︵ ︶ 是指不同世代間在學習上 的互動,即彼此經驗的溝通、 互動、分享。其用意是促進不 同年齡層間的互相學習與 理解,並進一步達成世代融 合的目標。類似的概念還有 老幼共學、幼老共學、老少共學、老幼共托、幼老共生、 老幼共融、世代共融、代間 共融等。而「世代融合」其 實也不僅限於高齡者與年 少者,親子共學同樣屬於「代 間學習」的範疇,因為能跨越世代間的藩籬,讓「代溝」 消弭於無形,彼此支援、扶 持,那麼每一個世代自然能 身心平安。 家庭樂學堂 親子共融 座落於忠義山的玄空圖書 館北投分館︵行天宮北投 親子圖書館︶,因其風景優 美,自然資源豐富,是一處 兼具休閒、閱讀及學習的優 質場所,尤其適合「代間學 ‧ ‧ 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│專 題 企 畫│ 37 2023年6月號
RkJQdWJsaXNoZXIy NDU0OQ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