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天宮通訊 331期

明義理。」指出先讀︽三字經︾以 增廣見聞,次讀︽百 家姓︾瞭解日常會用到的 常識,最後讀︽千字文︾來明 白事理,說明了「三、百、千」的教學意義與閱讀順序。 「三、百、千」和所有啟 蒙教材相同,具備了幫助 兒童識字的基本功能;再 者,它們皆以韻文寫成,讓兒 童在富有韻律感的朗讀中,自然而然地將課文背誦下來。 對於現代的孩子而言,「三、 百、千」只要加上適當的 註解和說明,依然是極佳的啟蒙讀物。 《三字經》 誰是︽三字經︾的原作者 ?歷來眾說紛紜,最常見 的說法當屬南宋的王應麟。 隨著時間的推移,此書在不 同朝代皆有所修訂,距今最 近的重要版本,是清末民初 學者章太炎︵後改名為章炳 麟︶於西元一九二八年所編 的︽重訂三字經︾。 ︽三字經︾編排為三字 一句,故名之,原則上二句 一韻,押韻規律。歷代版本 句數、字數均不同,最古本 約三百五十多句、一千零六 十多字;而︽重訂三字經︾ 則約五百三十多句、一千五百九十多字。 內容方面,從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起,至「弟於長, 宜先知」止,傳授倫理道德觀念;從「 首孝弟,次見聞」 起,至「載治亂,知興衰」止,提供天文、地理、生物、 倫常、典籍、歷史等各方面 的基礎常識;從「 讀史者, 考實錄」起,至「戒之哉,宜勉力 」止,則列舉歷史典 範人物,勉勵兒童認真向學。 《百家姓》 ︽百家姓︾誠如其名,是 用姓氏編成的蒙學教材, 作者姓名不詳,一般推測應 是北宋初年、吳越錢塘地區 的讀書人,全書首句為「 趙錢孫李」,首字「趙」即宋 朝的國姓,而「錢」、「孫」、 「李」則為當時當地較 重要的幾個姓氏。 ︽百家姓︾編排為四字 一句,特別注意押韻 以增 進琅琅上口的效果。早期通 行本收錄單姓四百零八個, 複姓三十個, 加上末句「 百家姓終 」,共四百七 十二 字;歷代 有各種改 編本,現今 較通行的 版本增補 到 五百六十八字,其中單姓四 百四十四個,複姓六十個。 孩童誦讀《百家姓》,能夠習得 幾百個字、認識幾百個姓氏;除 此之外,建議師長也應教導兒童, 姓氏代表著祖先血脈的延續,以 及一個宗族的歷史和特徵。每個 姓氏都有獨特的由來與傳承,作 為後代子孫,應懂得飲水思源, 不妨透過造訪宗祠、向長輩耆老 請益、蒐集研讀相關資料等方式, 進一步瞭解家族姓氏淵遠流長的 故事,探尋生命的根源。 每個姓氏, 都有獨特的故事 28

RkJQdWJsaXNoZXIy NDU0OQ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