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fe ˋ 坪林多河階地形 坑 崎 崙 湯 窟 鼻 坎 49 │按 名 索 驥│ 2023 年 5 月號 謎。清乾隆十五年 ,笨港溪山洪暴 發(今北港溪), 沖毀原 街, 區域一分為二,南 岸稱為笨南港, 簡稱南港,而北岸 稱笨北港,簡稱 北港;後來發生 漳泉械鬥,漳州人 因而遷移至北港東邊的麻園寮居住, 稱「新港」。 隨著河岸地形 的演變,河道淤 積,原先瀕臨潟湖的城市已成內陸, 這也是為何許多地名有「港」字,卻 不見港的原因。閩南語中的「 」, 有時指「河流」 ,如基隆市的田寮港、 石硬港等,有時指船停泊的港口,如 北港、屏東縣的「里港」;也指「淤 積灘地」,如臺南市鹽水區的「 坔頭 港」,「坔」(ㄉㄧ ),即土上有 水之意,踩過去有點爛爛 、軟軟的 感覺。我們常聽到「正港」一詞,形 容正宗、地道之事,源於清朝在兩岸 設立對接的港口,以利課稅;另外, 「頂港」、「下港」則成為 部與南 部的代稱,俗諺「頂港有名聲,下港 上出名」是聞名全臺之意。 從地形看地名 臺灣的地名有許 多是以地形特 徵命名,如新北市的「坪林」,因該 地區的地形多平坦的河階面,岸邊更 為樹林茂盛之地而得名,各縣市常見 的「大坪頂」也是地平之意;而屏東 縣的「崁頂」代表地勢高亢,四周低 平,雖有河水流過卻不會淹水,宜於 人居;閩南人稱盆地為「湖」,所以 「內湖」、「瓊仔湖」都不是湖,而 是凹陷地區。其實和地勢相關的地名 大多有規則可循,舉例而言: 山崖或河階崖,如崁頂。 山海地形突出處,如貓鼻頭。 低窪地形,如瑪璘窟。 溫泉之地,如湯圍。 高起的小山丘或沙丘,有時還會加 入方位,如崙仔「頂」是山上,崙 仔「腳」是山下。 傾斜的山坡,如崎頂、崎頭 、崎腳 、 竹崎等。 山間的小山谷或沖積扇,如小油坑、 鹿仔坑、梅仔坑,而「粗坑」則是 形容巨石密布。 故鄉的形狀 北港已無港,但考古學家仍在挖 掘古笨港的遺跡,每個碎片都是重要 線索,勾勒出久遠以前那「看不見的 城市」,物換星移,太多的歲月凝聚 在地名裡,等待我 們指認和撿拾; 即便連地名也湮 沒了,身體仍會朝 沿坡、跨河的童年走過去,而放學路 上的一個小水坑,也盛滿了記憶,或 許,那就是故鄉的輪廓。
RkJQdWJsaXNoZXIy NDU0OQ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