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下心來,仔細「傾聽」寶 寶所傳達的「訊息」。例如 寶寶哭了,她先輕聲問:「小寶貝怎麼啦?剛喝過奶了, 還餓嗎?」「尿布溼了嗎?」 燈光太亮了嗎 」「電視 的聲音太吵了嗎?」「想要爸爸媽媽抱嗎?」藉由和寶寶 「對話」,以及對寶寶的細心觀察,小芳逐漸「聽懂」了 孩子的身體 語言及情緒訊號,能夠適時且適當地回應 寶寶,全家人都說,小芳簡直是寶寶的代 言人,而且寶寶變得愈來愈好帶了。 育兒專家指出,父母對嬰幼兒「無言 的表達」如果夠敏銳的話,孩子的「情緒 張力」就不至於太強, 因為發出的訊號 已被理解, 需要「加 碼演出」,而 且心理會產生安全感、被疼愛的幸福感, 覺得一切都可信賴,這也有助於孩子 的 情緒調節與安定。 正向好話,溫暖孩子心房 等到孩子長大、能以語言溝通了, 父母更要留意自己的「言教」。傳統的 言教偏重教示、訓勉, 而這裡則強調 語言對孩子心理的影響, 建議父母要 避免不經意的慣性或負面語言,才不 會讓孩子築起心中的那座冰山,而 是應該多說正向的好話,溫暖孩 子心房,陪伴孩子快樂成長。 愈穩定。建議父母可從以下兩個層面做起: 保持正向思考與樂觀態度 父母的情緒平和安定,孩子自然也會感到心情愉悅、 沒有壓力。 建議在日常生活中,試著覺察自己的情緒、念頭,如 果不小心陷入負面思考,別忘了讓念頭轉個彎,保持正向 思考,即使在山窮水盡處,也能 看見柳暗花明又一村,正是保持 情緒健康的不二法門。 再者,建議以樂觀豁達 的態 度,面對生活中不如 意的事,知 節制、不貪求,不 怨天尤人,即 使身邊的人犯了 錯,也要懂得諒 解,別輕易生氣,因為生氣只是拿 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而已。同時 以知福惜福的心態,感謝天地神明 的賜予,滿足目前所擁有的一切, 自然能心平氣和,每天快快樂 樂地 陪伴家人。 傾聽孩子「無言的表達」 當孩子還是小嬰 兒時,您發現 了嗎?嬰兒在學會開口說話之前 就 已經在「表達」了! 小芳是個新手媽媽,剛開始照顧 寶寶時, 常手忙腳亂,後來她決定 38
RkJQdWJsaXNoZXIy NDU0OQ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