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時我們想與人傾訴心事,起初也確實有「被接住」 的喜悅,但若習慣一次次地敘述,而沒有重新整理思緒, 或用不同視角去看待自身經 驗,只會淪於抱怨;與其如 此,不妨試著尋求專業心理諮商,或練習自我引導,思路 與情緒將重見光明。 讓小對話「轉向」 我們可 以透過 以下幾 個 步驟,逐 步改變內 心負面的 自我對話: 覺察與觀察 出現負面的自 我對話很正 常,想要避免, 重點是先察 覺 到它的存在。這些話通常由「我 不能」、「我 必須」、「我 應 該」開頭,帶有強大的破壞性, 會影響我們的情緒、動機和潛 在 能力,看起來發自內心, 卻很可 能是父母、師長、伴侶 、或朋友 說過的話;長期 下來,這些話內 化在腦海裡,影 響深遠,所以我 們要從中審視, 那些內在聲音 源 自何方?它是事實還是觀點?有證 據嗎? 事實與觀點不同,舉例而言, 「我和別人在路上相撞」是事實,而「這個人走路不長眼 睛,故意撞我」是觀點,事實是有「標準」的,觀點卻是 事件經過五感後,形成的「故 」, 其中有「人物設定」、 「背景」和 劇情」。我們要覺察自我對話的意義,它可 能只是我或某些人的「評價」,而非真相;當然 只要人 有感知力,總會受到主觀影 響,所以也不是全然拒絕觀 點,而是盡量 創造「正向、嶄新」的觀點,去改變心境, 寫下不同的故事。 再者,我們也可以觀察他人受負面自 我對話的影響,俗話說「當局者迷」,我 們也許看不見自身的問題,但可以觀察別 人是否總因此低潮、受限,這對自己是很 棒的提點。 喊停與抽離 聽見別人對我們的意 見,要保持中 立、「有彈性」的想法,別下意識地「批 判」自己;倘若負面的聲音又 出現了, 我們可以拿 橡皮筋彈一 下,或拍拍大 腿,也可以直接告訴自己「停止」,這 都是改變大腦神經路徑,停止負面對話 的好方法。 如果真的很難停下 來,試著抽離 當下。把自己想像成 是一隻蝴蝶, 而真正的「我」在旁邊看著蝴蝶, 光是「退這一步」,就 能幫助 28
RkJQdWJsaXNoZXIy NDU0OQ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