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天宮通訊 330期

關閉內心小劇場 自我對話( )指人類內在的聲音,通常 和自 我形象、情感、反思等連繫在一起,類似小說或劇本中的 「獨白」。我們透過自我對話更瞭解自己、與生命同在, 也給予力量,但多半時候,我們都以自我對話來「嚇唬自 己」、「否定自己」。 比如有堂心靈成長的課程,講師要大家分享正向的生 命經驗,有人說起開店的心路歷程、有人談征服百岳的故 事、有人聊振興百年家族事業的歷史……課堂上充滿歡聲 笑語,只有佳雯愁眉不展,她覺得每個人都好厲害,但自 己唯一能拿出手的 不過是學會烤舒芙蕾這種「小事」, 心裡開始有了對話: 「我這種經驗根本不值一提嘛!」 「大家一定會笑我。」 「早知道就不要報名,我怎麼會這麼不自量力呢?」 「完了完了, 一定會講得很糟……」 「下次別來自取其辱了。」 由於佳雯實在太過緊張,輪到她上臺分享的時候,她 果然漲紅了臉,講得結結巴巴,臺下的學員對她微笑,表 示鼓勵之意,她卻想: 「看吧!大家果然覺得我很可笑。」 有的學員擔心佳雯會尷尬,刻意把眼神轉開,她卻覺得冷 汗直流:「我被瞧不起了 也是,像我這種什麼也不會的 人……」 像這類批評自我、引起焦慮不安或其他負面情緒的內 在對話稱「小對話」( ),每天不知道在我們心裡 上演過多少回,說好要傾聽自己的聲音,但每次接收到的 都是被情緒拉扯的「雜音」。 伊森.克洛斯︽強大內心的 自我對話習慣︾:「 當 心裡的惡魔搶走話語權,不只會打擊情緒、癱瘓專業技 能,甚至還會影響健康。 」我們往往任由負面的想像愈 滾愈大,不斷重複想著過去的事情,也憂慮完全還沒發生 的事,而這些想法將一步步吞噬力量 影響我們的生活、 專業能力與人際關係。 不過,既然是「我的內心 小劇場」,我能拉開「序 幕」,當然就有能力「謝幕」,拒絕再演出「內心戲」折 磨自己。 想法建構世界 奧地利哲學家維根斯坦說過,我們用語言描述自己所 認知的世界。其實說出來的話語,也會形塑我們和他人的 關係,以及自我的身分,比如習慣以溫暖的方式跟自己對 話,那建造出來的世界就是友善、充滿支持的;相反地, 如果是一個悲觀、自我貶低的人,他所見到 世界就相形 灰暗。 正向自我對話的人通常具有較穩定的心理狀態,這能 幫助他們解決問題、積極應對,使他們更有活力、更滿意 生活、改善免疫功能、保持心血管健康,也有效減少壓力 和苦惱;不過所謂的「正向對話」,並非一股腦兒地熱血 喊話,而是要正視內心 脆弱、認清事情的本質、接納自 己對人與事的真實感受,再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。 Self-talk Chatter │專 題 企 畫│ 27 2023 年 5 月號

RkJQdWJsaXNoZXIy NDU0OQ==